全屏背景
导航菜单
自定内容
021-123456X8
图片
全站搜索
搜索
网站标志
文章分类
自定内容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自定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正文
脸谱京剧!点、线、面设计元素在京剧脸谱化妆中的运用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8-04-26 22:58:36    文字:【】【】【

脸谱京剧!点、线、面设计元素在京剧脸谱化妆中的运用

导读:此文是一篇脸谱京剧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说唱脸谱 说唱脸谱谢津 说唱脸谱京剧
说唱脸谱 说唱脸谱谢津 说唱脸谱京剧
: 说唱脸谱
1、★京剧中脸谱的颜色秘密
2、★京剧脸谱艺术初中美术教育的互动
3、★清朝四大冤案揭秘 背后是清朝吏治腐化
4、★惊悚!让古代女囚生不如死的酷刑“铁莲花”
杜菁菁
【摘 要】:点、线、面是平面空间的基本元素,也是平面设计中构成视觉形象的主要造型元素.京剧脸谱,是一种以演员面部为载体,以色彩表现为基调,结合点、线、面造型元素表现京剧角色人物的身份、情绪状态、性格、命运等特征的化妆形式.京剧中,通过脸谱化妆可将演员自身的面部审美特征弱化,而强化角色自身所代表的审美特征的展示与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满足.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点、线、面在京剧脸谱化妆艺术中的运用,为化妆师们的化妆设计实践工作提供有效的启发和借鉴.特别是在影视化妆造型过程中,如何将化妆设计与表演心理、观众审美心理相融合,把握并突出角色的表演特征、审美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点;线;面;京剧脸谱;化妆
脸谱是演员化妆的一种特殊形式,据专家考证,脸谱起源于远古时代先人祭祀等活动时所佩戴的面具.距今4000多年历史的四川成都古文化遗址“三星堆”中即出土过此类青铜面具.据《旧唐书》记载,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出现“假面歌舞”的表演,假面歌舞又称“代面”,可算做脸谱艺术的鼻祖.又据《资治通鉴》载:“齐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为《兰陵王入阵曲》,齐主忌之[1].”唐时《兰陵王入阵曲》已演变成以假面舞蹈为表演形式的著名教坊曲之一.另唐代还有“涂面”的相关记载,如孟郊的《弦歌行》中有“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2]”一句,描写的就是通过颜料染涂脸面来表现鬼的形象.后来,与涂面相似的各种直接用颜料勾画在面部的化妆艺术表现方式,逐渐就形成了今天的脸谱艺术.
京剧,又称京戏、平剧,是我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被誉为我国的“国剧”.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55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他们吸取融合了众多地方戏曲的剧目、曲调、表演技巧和方法,取优废劣,形成京剧,发展至今年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京剧脸谱与京剧艺术一样,它吸收了众多剧种的谱式,并经过不同流派戏曲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实践、探索和创新,逐步发展完善.现今的京剧脸谱已发展为“当今戏曲舞台上谱式最多、最完整的的脸谱体系.”[3]
京剧脸谱的化妆步骤可概括为由面到线再到点的过程,化妆效果要求造型规整、比例协调、勾画严谨、线条优美、色彩明丽,善于刻画出性格鲜明且内涵丰富的形象特征.具体以《三国演义》故事中张飞的通用脸谱为例.张飞的谱式即是由白色整脸的大面妆底到黑色的眼窝、臂窝、印堂至上额中部的局部块面,然后以灰色勾出眉子纹和眉间纹,在灰色的底色面上再用线以黑色描绘出蝙蝠形象的轮廓和环形眉间纹和下巴纹,接着用红色勾绘出嘴唇,用粉色揉出两面颊,最后点出眉间的红痣(图1).这样经化妆完成的脸谱层次达到了化妆块面层次丰富、色彩对比协调、图案纹饰与形象鲜明,生动地彰显出张飞这一人们熟悉的角色性格特征.
京剧脸谱的化妆以净、丑两个行当及特殊人物如神仙、妖魔、鬼、怪等角色最为丰富多样.脸谱化妆,是一种以人的面部为平面载体,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设计元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概括等手法,塑造出角色特征的造型艺术,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舞台化妆艺术.化妆造型方面,主要包括额部、眉弓、眼窝、鼻窝、嘴角、面颊、脑门等几个部分的处理.化妆方法有揉脸、勾脸、抹脸、破脸、贴金敷银、勾绘等形式.
揉脸,十分古老的化妆方法,具体操作为用手将颜色在脸部揉满,以单色调的面为表现基础,再以点或线加绘眉目及其他纹理.
如:三国故事里的关羽脸谱(图2),按照传说中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的面貌设计,就是用手将红色油彩均匀地揉满全脸,然后再用中国画传统的线描式手法加重五官外轮廓,以达到凝重威武等审美效果.
勾脸,用毛笔在演员脸上的各个部位以点、线的形式,勾绘出富有象征意义的各种图案或纹样,然后再空白处填充色彩,进行视觉表现的化妆形式.勾脸中的图案一般色彩丰富,图案绚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效果突出.另外,勾脸也是对用笔在面部勾画脸谱这一手法的通称.如:京剧流派候喜瑞风格的西游记故事《闹天宫》中的孙悟空脸谱(图3),演员面部的猴脸形象与其前额部的蟠桃形象均为勾绘涂染出来的效果;与西游记相关的《金钱豹》故事中付德威流派的妖魔金钱豹脸谱(图4),演员以贴金为基色,脑门上以点、线勾出豹子的眼睛、鼻头、獠牙、豹纹斑等图案花纹,两侧面颊上以线勾描出方孔金钱的图案,鼻根上以线勾描火焰纹,以具体的图像象征凶猛妖花的金钱豹形象.
抹脸,又称粉脸.是先用水白粉将脸部涂抹一层白色,再用毛笔蘸颜料勾描出五官轮廓和面部肌肉纹理的化妆方法.白粉为底色,涵义为此类人物奸诈虚伪,不以真面目示人.多用于奸恶的角色形象,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如:三国故事《击鼓骂曹》中韩金福流派的曹操脸谱(图5),在近乎整脸的白粉底层上,寥寥几笔勾描曲线,将曹操阴险毒辣的性格一面以形象的概括;《空城计》中候喜瑞流派的司马懿脸谱(图6),很好体现出其诡计多端、阴险疑诈的性格特征.
破脸,又称歪脸.京剧脸谱一般眉、目、面纹左右对称,破脸主要指面部左右两边图形明显不对称的脸谱.通常含有贬义的指向,表示角色及其丑陋或品质恶劣、性情凶残,是对人物形象或性格有意地夸张凸显.如:关于宋王赵匡胤故事《斩黄袍》中的郑子明,以破脸的形式表现他传说中相貌丑陋,性情凶猛的特征(图7);施公案故事《恶虎村》中的楞儿脸谱(图8),红白两个块面将面部斜向划分,传达出人物的险恶无赖等形象特征.
京剧脸谱按照面妆上的构图特征,即主色调所占比例和图案分布等特征,主要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元宝脸、象形脸、碎花脸、歪脸等类型;按照角色人物的身份特征,有可分为太监脸、僧道脸、神仙脸、丑角脸、小妖脸、英雄脸等类型.丰富多样的脸谱类“点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4].京剧脸谱的化妆艺术中综合运用了点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点的表现形式上,有规则的点和不规则的点,有明亮的暖色点,也有深暗的冷色点,这种视觉特征的表现达到了很好点睛艺术效果.例如点具有很强的向心性,能形成视觉的焦点和画面的中心,如高庆奎谱式的包拯面妆中(图9),眉根部两个对称的点有效地使整个面部的视觉焦点集中于此.
线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形式.京剧脸谱的化妆艺术中不仅运用了平行线、垂直线、斜线、虚线、折线、锯齿线等直线形式,更多地运用了弧线、抛物线、双曲线、波纹线、蛇形线及圆形等曲线形式.直线与曲线相结合,再加上线条自身长、短、浓、淡、粗、细等的变化,组成丰富多彩的纹饰与图案,便达到了变幻无穷的装饰效果.但京剧脸谱中的线以相对规整的几何线为主要表现形式,直线体现了内在的张力美,曲线集中体现的是优美流畅、灵动多变的神韵美.
Beijing oprea新北京脸谱京剧
Beijing oprea新北京脸谱京剧
视频时长:01:21
Beijing oprea新北京脸谱京剧
播放:44780次 评论:7494人
面的表现形态是多样的,京剧脸谱化妆中的面又是与色彩紧密结合的.面妆中不同部位块面的色彩、形状、大小、位置、肌理等的结合运用,使脸谱体现的角色性格特征更丰富饱满,形象区分更加多样层次,更加细腻和趋于完善.如一些净行当的化妆,依据角色需求,将常人线性的眉形夸张为面的形状,再化妆成刁眉、环眉、方眉、蝶翅眉、葫芦眉等等造型.
京剧脸谱艺术中素有“三型七彩”的讲究,意即脸谱的整体化妆设计过程中,必须把握造型与色彩表现的比重,通常以三分造型,七分色彩为标准.其中,“七分色彩”指脸谱化妆设计中面的部分,意即以块面形式的色彩表现为主要形式;“三分造型”,指以点、线勾绘点染的部分,是脸谱化妆设计的辅助形式.京剧脸谱的艺术不仅采用了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而且是一种象征性的设计创作,是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谱式和面部色彩代表了不同的角色特征,其化妆初始的色彩基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物自身的身份、性格、命运等特征,体现出“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观众通过色彩和谱式之分就可大致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有所了解,对于烘托、渲染戏曲氛围,间接反映观众观剧心理等方面有巨大作用[5].”
京剧脸谱中,常见的以大面的色彩形式表现的脸谱种类和象征意义如下:红色的脸谱,一般象征了忠勇、义烈,威武、庄严等内涵,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正面人物形象,戏曲角色里如三国故事中的“关羽”、隋唐故事中的“常遇春”;黑色和紫色的脸谱,通常表现公正、耿直、无私、刚烈、勇猛甚至有暴躁、鲁莽等涵义,戏曲角色里如两汉故事中的项羽、三国故事中的张飞、包青天故事中的包拯、水浒故事中的李逵等等人物形象(图9);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象征了勇猛、粗犷、豪放暴躁类涵义,戏曲角色里如古代绿林故事中的程咬金、马武、窦尔敦等人物形象(图10); 的脸谱,大多表现性格猛烈、凶狠残暴等涵义,戏曲角色里如三国故事中的典韦、隋唐故事中的宇文成都等人物形象;白色的脸谱,大多象征阴险、狡诈、心黑、毒辣的涵义,戏曲角色里如秦朝宦官赵高、三国故事中的奸臣曹操等负面人物形象;金色和银色的脸谱,多用于象征不同于凡间的佛、仙人物,以带有神秘色彩的来突出其特殊的身份特征.如:神仙故事《蟠桃会》中的水怪脸谱,以整脸横向的,不同粗细的银色与蓝色间隔曲线,来凸显角色来源于的“水”中身份特征(图11);西游记故事《水帘洞》中的牛魔王形象,面部以金色为基调表明其神怪身份,再以白色块面为辅,用红色喝黑色勾线点缀(图12);
脸谱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缩小了不同演员扮演同一角色的审美差异,体现了化妆设计过程中演员个性与角色共性特征的整体性协调.“舞台化妆是为了改变演员的面貌,塑造舞台人物所需要的外部形象,表达出一个角色的年龄、出身、性格.等特点[6].”京剧作为国剧,其脸谱谱式也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代表性者.通过点、线、面在戏曲演员面妆中的造型与设计,潜移默化地遵循了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空白与虚实等众多美的形式法则,成功地表现出了戏曲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情绪、人格及命运等诸多特征.京剧脸谱的化妆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点、线、面的基本造型元素最丰富和有效地实践运用.
图片说明:本文中脸谱图片节选自赵永岐编绘《中国京剧脸谱》一书.
注释:
[1] [宋]司马光.沈志华,张宏儒.资治通鉴(10)·卷一百七十一.中华书局,2009:7112.
[ 2 ] 夏于全集注.唐诗宋词全集·第10册.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274.
[3] 赵永岐.中国京剧脸谱.中国书店,2012:9.
[4] [俄]康定斯基.罗世平译.点·线·面 抽象艺术的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18.
[5] 吴娴.影视舞台化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76.
[6] 陈文昂.舞台化妆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2.
参考文献:
[1] 陈文昂.舞台化妆技法[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 [俄]康定斯基.罗世平.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3] 吴娴.影视舞台化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 赵永岐.中国京剧脸谱[M].中国书店,2012.
[5] 王敏.我对戏曲化妆与造型设计的理解[J].戏曲之家,2011,10.
[6] 刘珊珊.京剧脸谱元素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分析[J].群文天地,2011,2.
作者简介:
杜菁菁,女,出生于1981年10月,汉族,山西太原人,助教.
(山西传媒学院)
1、杜月笙后人 昔日青帮大佬杜月笙后代今何在
2、惊悚刑具:让古代女囚生不如死的酷刑“铁莲花”
3、脱下裙子的日本女人让中国男人脸红
4、毕福剑家中自杀身亡的惊人真相
5、艺术既要“应试”也要“引世”
6、交通管理战线上的科技尖兵——记厦门市公 交警支队科技处民警刘建设
适合不知如何写脸谱京剧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脸谱京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全屏背景
自定内容
电话:010-605130238    15810868090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西马庄小区21号楼752室
Copyright © 2009-2011,www.xxxxxx.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兴鑫京艺文化中心
图片
自定内容